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如何提振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如何提振疫后产业发展,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们关注的话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融合了一二三产业的乳业,链条长、环节多,疫情影响下遭受冲击较为明显。针对如何推动疫情后乳业高质量发展的话题,来自蒙牛研发创新部的全国人大代表史玉东在建议中提出,通过加快发展乳酪产业、鼓励企业生产经营浓缩乳、提升乳品深加工水平等措施,开拓乳品消费新领域,完善乳业“蓄水池”效应,推动乳业生产消费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国民营养健康。疫情暴露“短板” 结构性失衡长期存在疫情影响下,乳业遭受较大冲击。数据显示,乳业上游奶牛养殖收入下降30%,中小牧场资金回流困难,乳业下游销量下滑。2月以来,蒙牛等乳企为稳定上游养殖,大量喷粉,消化多余原奶,行业日均喷粉奶量最高时达1.8万吨日。而在境外疫情大爆发后,尤其是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产奶国家和地区均爆发了疫情,对原料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婴幼儿配方粉行业构成严峻挑战。史玉东认为,此次疫情凸显出中国乳业长期存在的几方面问题,一是产业布局不平衡,“北奶南运、北奶西运”的格局长期存在,二是疫情带来的全球停产停工造成苜蓿、大豆等饲料饲草出口国运输困难、成本上升,三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主要生产原料乳清粉和乳铁蛋白、乳糖等配料严重依赖进口,疫情影响下成本进一步上升,四是产业缺乏应急体系。做强奶酪品类 完善乳业“蓄水池”在疫情冲击全球乳业的背景下,中国乳业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加速生产消费结构性改革,建设产业“蓄水池”。史玉东代表建议,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本土奶酪产业,无论应对疫情等灾难性事件,还是解决我国产奶旺季、消费淡季的供需矛盾,奶酪产业都可以作为“蓄水池”,缓解原料奶过剩问题;通过支持鼓励企业生产经营浓缩乳,并允许其作为主要乳原料在调制乳和发酵乳等产品中使用;发展乳品深加工,提升产业附加值,不仅
你好,欢迎来到订奶管家

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我哦

152-0527-9287
扫描微信二维码联系我可以实时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