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
易纲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化、精准化,缩短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提高企业融资的“直达性”。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两会”期间就重点问题接受《金融时报》《中国金融》记者采访,分别就国内外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走向、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举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开放、法定数字货币、金融支持脱贫攻坚这八大热点问题进行回应。对于货币政策走向,易纲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综合运用、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时,易纲谈到,央行通过五方面举措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企业融资的“直达性”;数字人民币何时正式推出尚没有时间表;继续深化LPR改革,有序推进存量贷款基准转换;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内对外自主开放,贝莱德、路博迈等外资金融机构准入工作正有序推进;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将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密切配合,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经济向好基本面不变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和中国经济都产生了较大冲击,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易纲表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战以来全球最严重的一次大流行病,已经影响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人数超过540万,并仍在扩散。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失业人数大幅增长。特别是二季度,各国抗疫采取的“大停摆”措施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将集中体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认为,二季度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将遭受史无前例的冲击,经济收缩强度很可能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甚至上世纪的大萧条。全球金融市场在前期巨幅震荡后有所缓和,但基本面因素持续严峻,风险并未消除。易纲称,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