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民健康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中国乳业的发展取
作为国民健康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中国乳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产品质量、研发创新、加工技术等方面我国乳业取得了哪些成果,又有哪些不足之处?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心实验室主任、研究员霍军生就此问题进行了解读。十年砥砺发展 中国乳制品质量安全显著提升乳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也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近10年来,随着乳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乳业质量监管的不断加强,产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根据国家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我国乳制品的监督抽检合格率连续3年在99%以上,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连续10年零检出。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乳制品样品合格率为99.8%,是抽检合格率最高的一类食品。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样品合格率达到99.9%。对于乳制品企业来说,保障食品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霍军生表示,在产品质量方面,我国乳制品质量已达到较高水平。即使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乳制品的整体安全状况也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在加工技术方面,我国乳业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通过规模化养殖、全混合日粮(TMR技术)、机械化挤奶和冷链建设,我国的生鲜乳质量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生鲜乳营养指标已达到主要乳业较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弥补了长期困扰我国乳品质量的短板。”霍军生说。霍军生表示,在落实四个最严、重塑中国乳业等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乳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向集约化方向不断推进,规模化的乳品企业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不断创新,在生产技术、研发能力和检验能力等各方面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稳定质量发展规模 推动乳业振兴10年来,我国乳制品行业开展了彻底的改造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当前我国乳品质量和营养品质的评价需要基于科学数据,如前所述,我国乳品质量已达到较高水平,无论从产品质量、技术水平还是营养保障等方面,我国乳业与国外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并行的水平,这个成就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