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翻新的教室窗明几净,新的黑板、教具一应俱全,全
刚刚翻新的教室窗明几净,新的黑板、教具一应俱全,全新的暖气站立在教室四周。在乡村振兴的蓝图里,东北山林中的这座小学获得新生,越来越多的资源进入,越来越好的设备架设……毫无疑问,偏远地区孩子们小小的肩膀上往往承受更多。过去,山村难以凭己之力改变偏远崎岖的山路、繁重耗时的农活、脆弱不堪的生活。但全社会的目光注视着他们,并带来强有力的支撑。改变一直在发生。就像从窗户外洒进教室的阳光,与崭新的硬件设施交相辉映。给予孩子向前奔跑的希望与力量。一个学子的成长在齐齐哈尔附近的一些偏远地区,类似的情况有许多。2002年,临近秋季开学时,飞鹤偶然间得知当地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却无力承担学费,面临失学的困境。了解情况之后,飞鹤为这个家庭资助了两头奶牛。靠着这两头奶牛,这个家庭先后走出两位大学生,后来还开起了修理店,家庭状况慢慢有了好转。这是飞鹤到克东县开启二次创业的第二年,自身还背负着1400多万元的债务,即便如此,飞鹤助学之路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了。此后,遇到家庭困难的学生,飞鹤总是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直到2006年,飞鹤设立专门的项目,在更广的范围内,对贫困学生开展系统性帮扶,这也是“鹤心助学助教计划”的前身。“飞鹤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帮我还清助学贷款,资助我学习,使我有机会成为一名医药科研工作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薛傲说道。四年前,正在读高三的薛傲收到来自家庭的噩耗,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父亲高位截瘫,家中不但为此花光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亲友不少债款。父亲出院后,失去主要劳动力的薛家,也只能继续依靠借债度日。靠着国家的助学贷款,薛傲完成本科学业。成绩优异的他考上了黑龙江中医药大